淺談當前箱包皮革企業發展中突顯的兩大問題
總結最近兩年箱包皮革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難題,經過仔細研究后得出,能夠真正的對箱包皮革業發展帶來阻礙的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情況。
一、企業用工“慌”
如今,這個“慌”字可謂是頻頻出現,無論是“鹽慌”還是“電慌”這都揭示出我國正在飛速發展的進程中體制有諸多的不完善。企業用人“慌”的出現自然也就成為了當今時代的產物。
在2011年年初時,中國箱包皮革業就迎來了第一個大問題——用工“慌”。春節過后,東南沿海的勞動力缺口再次出現,“用工荒”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。尤其是在泉州箱包皮革業,今年的“用工荒”比以往來得早、來得猛。甚至蔓延到傳統的勞務輸出大省安徽、河南等地。在中西部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增加,東南沿海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,勞動者和企業都被推到了一個再次選擇的十字路口。隨著工人成本的增加,箱包皮革業的發展面臨著新挑戰。據了解,中國部分皮革企業在年初因招不到生產工人而不敢接大的訂單。因此,用工“慌”不但阻礙了箱包皮革業發展,而且還影響了整個皮革產業的正常運轉。
二、成本價格提升
最近有數據顯示國內部分商品出現提價行為,各行各業都紛紛給予關注。的確,隨著人民的幣升值,棉花、原油、橡膠等原材料價格的不斷攀升、以及人力等成本的走高,2011年,又使得許多企業品牌都開始醞釀著提價。
產品是企業的命根,品牌是一個企業成熟的體現。在整個市場經濟的產業鏈里,從上游到下游,從出口商品到制革企業,再從制革企業到原材料。這一個個重要的組成環節都決定著一個商品的售價高低。面對在此次漲價潮,感受壓力最大的一個產業鏈莫過于當今的企業方面了。作為一個品牌的創造者,雖然企業自身有很強的應對和解決能力。但是,在面對下游遞增的原材料成本逐漸上升時,作為企業來講也只能點“默認”。
目前,由于成本提價,所以迫使許多的生產企業紛紛上調產品銷售價格,對于現今這個一談“漲價”就劍拔弩張的時期,企業的這種行為自然是不被接受的。所以,生產成本的提高也大大的制約著箱包皮革業的發展。